展覽簡介
    • 在台南、從台南、更台南

      台南是台灣文化的發祥地,全國開發最早的城市,多數漂洋過海者第一個抵達的地方,爾後向北發展、向南探險。幾個世紀以來豐厚的人文,明媚的風光,讓台南富饒文化氣息,在這裡生活、成長、探險、移居的人們,用生命經驗寫下動人篇章,在相傳的世代中流轉文學之風,向世人敘說精彩的過去,奮鬥的當下,值得期待的未來。
      台南文學特展,以府城和南瀛為範疇,在時空的交疊下,呈現文學發展的風貌。
      台南的過去與現在,雜混了傳統與現代、殖民與自立,而富饒的土地、豐厚的人文,天地與人,代代相傳的叮嚀,要敬天樂土,家和萬事興,凡此都是從「古都」、「南瀛」一路走到「大台南」,訴說不盡的精彩文學。

      走讀台南

      這裡列舉的每一條路線,皆有文學作品為參照,凡詩、小說、散文、報導文學等皆是收錄對象,如葉石濤的《葫蘆巷春夢》寫作的場景;歷來騷人墨客文學志士所留下的文學作品藏身於赤崁樓、法華寺、石鼎美古宅、竇美樓、大天后宮的背後,文學作品成為地圖的參照資料,作者與讀者的距離拉近了,虛構也好,實在的存在也好,其人事時地物伸手可即,於是,文學走進了我們的日常生活。

    請選擇一條自己屬意的台南文學路線。

旅人的眼睛萬種的風情
    • 生養萬物的山海土地,在未有文字之前,文學與文化精神早已形成。人們為了生存,所以勞動,先人為了傳承,所以將關於祖靈及傳統,用歌聲、傳說、故事留下記憶,使後來的人得以有跡可尋,用記錄聲音而後轉化文字,遂使口傳成為銘刻記憶的方式,而擅長寫作的文人雅士們,則以經歷、踏查的方式,寫下所見所聞、所想像的景觀。旅人的眼睛,描述的是不同時期觀看台南的外來者,以及自台南向世界出發的冒險家,隨著他們筆下的經歷,一探台灣境內與境外的萬種風情。

      東番夷人不知所自始,居澎湖外洋海島中;起魍港、加老灣,歷大員···。斷續凡千餘里,種類甚蕃。別為社,···性好勇,喜鬪,無事晝夜習走···能終日不息。
      陳第,〈東番記〉

      明萬曆30年﹝1603年﹞沈有容來台剿滅倭人(日本人),隨行者有陳第,所著〈東番記〉,後人收錄在沈有容《閩海贈言》中。在這篇描述台灣最早的古典散文中,可以看見台南平埔族的生活樣態,以及風土民情。

      社裡朝朝出,同群擔負行。野花頭插滿,黑齒草塗成。賽勝纏紅錦,新粧掛白珩。鹿脂搽抹慣,欲與麝蘭爭。
      沈光文,〈番婦〉

      「海東文獻初祖」沈光文(1612-1688),1651年間因颶風飄流到台灣,明鄭時期來到台南,後因受鄭經排拒,避世於目加溜灣社﹝今台南善化﹞,開始教學。對於在地文化有所貢獻的沈光文,寫了不少描述平埔族生態與生活的詩作,充滿活力的勞動社會,是代表原初台南的鮮活意象。

      鐵板沙連到七鯤,鯤身激浪海天昏。任教巨舶難輕犯,天險生成鹿耳門。雪浪排空小艇橫,紅毛城勢獨崢嶸。渡頭更上牛車坐,日暮還過赤嵌城。
      郁永河,〈台灣竹枝詞〉

      台灣最早的竹枝詞是1697年(康熙36)郁永河《裨海紀遊》中的〈台灣竹枝詞〉、〈土番竹枝詞〉,第一首即寫鹿耳門形勢的險峻,面對特殊的風土與事物,藉由竹枝詞及散筆自註,靈活描寫台南俚俗,風趣驚奇。

      混濁的波浪表面,看起來連熱帶近午的燄陽都無法使它反射光線。在這個濁而無光的奇怪海域裡—極言之,水的荒原中,一葉舢舨不知有何目的,和漫無邊際地重重推擠的波浪不斷戰鬥著似地,一味地往外海急馳。
      佐藤春夫,〈女誡扇綺談〉

      1895年之後,日本人佔領台灣,1920年代開始,日人作家因旅行、踏查、政治等因素來台,他們旅居的時間,短如佐藤春夫,約三個月;長如西川滿,定居台灣。在佐藤春夫《殖民地之旅》中,關於台南見聞如〈女誡扇綺談〉,以小說的筆法描述安平「禿頭港」及「廢屋」的故事,有其旅人之眼、異國風情,也有著台日之間的情感追尋。關於日人對台書寫的作品,尚有西川滿的《赤崁記》可為代表。

      1937年岸東人主編的《台灣日報》學藝欄,發表了不少與台灣有關的作品,作者是暫居台南的國分直一、濱田隼雄、新垣宏一等人。1940年,內河邦芳、中島源志等人組成「台南短歌會」,安井貞文等人組成「南方文藝研究會」;1941年,台日作家,水蔭萍、喜多邦夫等人組成「文藝台灣台南支社」等。戰爭時期,日人作家活躍於台南,留下許多在台灣的記錄。


    更多
流寓的鄉愁在地與家國
    • 1661年鄭成功登陸鹿耳門,改赤崁地方為東都明京,建府置縣,同時開啟大規模移民潮,這些避亂人士,為台灣帶來了許多詩作,包含眷懷故國、憑弔河山、壯士斷腕,抒情之感、酬唱之作等成為台灣古典詩的另一項特色。

      開闢荊榛逐荷夷,十年始克復先基;田橫尚有三千客,茹苦間關不忍離。
      鄭成功,〈復台〉
      艱辛避海外,總為幾莖髮。於今事已畢,祖宗應容納。
      朱術桂,〈絕命詞〉

      關於反清復明之大業,戰爭時局下的辛酸血淚,明鄭時期不少作品充滿此類情懷,從鄭成功的〈復台〉、鄭經的《東壁樓集》至朱術桂寧靖王的〈絕命詞〉,流寓之情、敗戰之苦、殉國之義,在詩人詩句中表露無遺。

      民氣經秋靜,風光入野閒。錦鞍牛共馬。隊仗役兼蠻。蔗葉青連海,稻花香過山。三農逢樂歲,辛苦念孤鰥。
      孫元衡,〈陪憲副王公、總戎張公、偕諸僚友往觀禾稼,歸途集讌海會寺,抵暮而返〉

      自康熙到光緒,約有數十名文人宦遊東渡來台。與台南有地緣關係的有孫元衡、郁永河、黃叔璥、張湄、六十七、錢琦、劉家謀等人。在許多詩作中可看出他們以什麼樣的視角看待台灣?如何描寫這塊「新附地」?漢文化如何在台發展?離鄉人士的心情與想法如何?孫元衡任官期間關心民生,伸張不義,詩作結集為《赤嵌集》,堪稱流寓者之佳作。


    更多
原鄉的視野筆耕的台南
    • 概說

      雖然歷史的長河對我們而言猶如一縷游絲,為了摸索前人的容顏,我們奮力越過斷層,尋找記憶的出口,用聲音觸動遙遠的夢想。

      咬痛啊!熟蕃記號的烙痕,尋獲自我,重新定位,掀開本源台灣另一窗美麗的文化風景,點燃西拉雅未熄的火花,讓新時代西拉雅的生命之歌激盪迴響!——萬淑娟〈生命之歌〉

      「台南西拉雅原住民事務委員會」,從在地台南出發,擎起「文化復振」的旗幟,開始尋找遺失的傳統,以及被遺忘的母語及文學。原住民作家以詩、劇本、小說,呈現出活潑的文學風貌。

      原民的聲影

      此日剛逢太乙因禋,儒風別有瓣香陳。社中福醴元宵宴,樓上文光列宿神。珠璧五星天闢運,燈歌萬戶地生春。夜來火樹銀花發,藉卜科名桂杏新。——施瓊芳〈臺陽上元日奎樓春祭魁星〉

      道光年間,台南人施瓊芳、施士洁父子,分別於1847及1877年取得進士。此詩應寫於施瓊芳尚未取得進士之前,在「火樹銀花發」的元宵節,藉著日月輝光求吉兆。
      此時期如王則修、許南英、蔡國琳、丘逢甲、胡南溟、黃佺、謝國文、趙鐘麒等在地文人,無論是詩、賦、散文多有精彩作品傳世,風格多元,重視人道關懷及本土風情的書寫,使得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,進入茁壯、開花時期。

      本土文人的興起

      此日剛逢太乙因禋,儒風別有瓣香陳。社中福醴元宵宴,樓上文光列宿神。珠璧五星天闢運,燈歌萬戶地生春。夜來火樹銀花發,藉卜科名桂杏新。——施瓊芳〈臺陽上元日奎樓春祭魁星〉

      道光年間,台南人施瓊芳、施士洁父子,分別於1847及1877年取得進士。此詩應寫於施瓊芳尚未取得進士之前,在「火樹銀花發」的元宵節,藉著日月輝光求吉兆。

      此時期如王則修、許南英、蔡國琳、丘逢甲、胡南溟、黃佺、謝國文、趙鐘麒等在地文人,無論是詩、賦、散文多有精彩作品傳世,風格多元,重視人道關懷及本土風情的書寫,使得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,進入茁壯、開花時期。

      日治初期,台灣社會仍有抗日者,在文學中可見痕跡,而日本政府亦時有籠絡台灣文人的作為,總督兒玉源太郎與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在台南等幾個主要城市舉辦「饗老典」,藉由共同的文字(漢字)與文學體裁(漢詩),拉攏傳統文人。台南詩人參與程度雖有不同,但在那時代氛圍下,藉由詩作諷諭時事,或藉景寓情,埋藏心思的作品也不少。

      登高遙望白雲間,渚壁沙明水一彎。唱晚漁歌喧鹿耳,驚秋樵響亂崗山。忍著落日江東去,又見孤鴻海上還。如此秋光太蕭瑟,鯤濤猶自憾江闕。——謝星樓,〈嵌城秋塱〉

      時局變化太快,詩人在自我追尋中有對於所處之地的認同,對於未來的期盼,有其身為遺民的感嘆。

      書院詩社薪火傳承

      自1685年沈光文、季麒光創立「東吟社」後,漢文化在台南開始深耕,府城文人切磋文藝之地,目前見於《台南市志》有五:東社(今東門路彌陀寺)、西社(今關帝廟)、南社(今法華寺)、北社(今北門路黃蘗寺故址)及中社(今中正路奎樓舊址)。 而民間自發性設立的文學團體,較為重要的有:1810年(嘉慶15),陳震曜等創「引心文社」;光緒4年(1878)許南英、汪春源等創「崇正社」;光緒15年(1889)唐景崧等創「斐亭吟會」;以及光緒17年(1891)由許南英、蔡國琳等創「浪吟詩社」。後者除遙接「東吟社」傳統外,也開啟日後「南社」的形成與發展。

      1906年成立的「南社」,是當時台南地區古典文學的領導中心,直到1930年代,因年輕世代另組春鶯、桐侶吟社而式微至1951年併入「延平詩社」。此外,綠社、學甲、登雲、白鷗、嶼江吟社、北門吟社、蘆溪吟社以及女性詩社秀英吟社、珊社等詩,亦分佈台南各地,形成百家齊放的局面。

      舊是讀出讀書處,今為南社廳。文昌分瑞蔭,廉訪表觀型。惜字開尊聖,充租惠執經。題碑傳樂善,祖澤頌長齡。——施鈺,〈南社書院文昌隔並考〉

      隨著科舉考試的推行以及府縣廳學與書院的設立,台灣社會逐漸邁向漢化/文教化/儒學化,隨著清帝國統治日久,為培養在地人才,書院遂相繼成立。位於台南且較具代表性的書院計有:康熙43年(1704)的「崇文書院」,康熙59年(1720)的「海東書院」;雍正年(17264)的「奎樓書院」及光緒12年(1886)的「蓬壺書院」。上述「南社書院」位於府城南門外,係由海東與南社二書院結合而成,說明台南教化之一脈相承。台灣古典文學,源起於明鄭時期,一直存續至今,在明清及日治前期實為文學主流,後來新文學在1920年後逐漸取得主導地位,古典文學雖不備受重視,但仍與新文學並存,從未消失,這些都與詩人團體彼此相繫有關。

      文學與地理空間的唱和

      風雅斯文未式微,騷壇旗鼓壯聲威。固園秋好群仙集,莫是南皮舊會非。——趙鐘麒,〈南社大會固園〉

      清領台灣以來,即有士紳提供文友聚集相和之處。例如黃欣、黃谿荃的固園,即是詩社成員間擊缽酬唱或與他社聯吟的交流之所。此外如吳園,日治時期開創的四春園、台南公園等地亦是。在上述這首詩中,即可看見甫創社15週年的「南社」在固園舉行詩會,生氣勃勃。此外不只是在地文人,亦有日人加入,如1896年台南詩人蔡國琳、趙雲石、陳修五與日本漢詩人北洲阿部貞、磯貝蜃城、石川柳城等人,在四春園酬唱賦詩。觀覽庭園之美,詩人心靈受景物之感動,筆下的文學作品則因此蘊含了作家對外在環境的體認與經驗,文學與地理空間互相唱和。


    更多
文學現代性世界同步走
    • 文化啟蒙運動

      風起雲湧的1920年代,結束武力抗爭的台灣社會,尋找進步力量的知識分子,以新文化運動作為抵日手段。台灣文學同時產生變化,古典漢文學面臨挑戰,對於書寫文字、類型與創作媒材,都有精彩的論辯,這是生氣蓬勃的台灣新文學運動。

      在台灣本土,1920年10月17日台灣文化協會(以下簡稱文協)成立,在此之前已有具政治社會屬性的團體,批判日本台灣總督府不公義的政策。他們創辦報刊,從1920年在日本東京創刊的《台灣青年》到1941年《台灣新民報》停刊,許多重要的文學作品,透過這些刊物發表,累積了重要且精彩的文學資產。在這些成員中,不乏具有社會經濟背景的作者,1922年,陳逢源即在《台灣》3卷8號發表日文隨筆〈台南公園の池畔に立ちて〉,是台灣新文學啟蒙期頗為重要之作。

      1945年8月戰爭結束以後,面臨語言轉化的作家,依然持續創作,他們大多出生於1920年代,成長於殘酷的戰爭時期,當中有人一輩子住在台南,有人稍後隨國民政府來台從此定居,在台南留下重要的作品及事蹟,更有人的文學養成之路在台南,走往他鄉的時候,永遠記得故鄉的紅磚與城門。

      文學的樂章

      在殖民的地土上,聽生命在唱歌。以文化作為台灣精神振興運動的文化協會,除了各地演講,也用音樂、電影、戲劇,寫下動人的篇章。當時有加入時下唱片公司如古倫美亞、博友樂、泰平等創作歌曲者,台南青年如黃金火、趙櫪馬(趙啟明)、蔡德音等人。而盧丙丁與林氏好伉儷,更是有名的夫妻檔。盧丙丁創作〈織女〉、〈月下搖船〉、〈紗窗內〉等歌曲,由林氏好演唱,用美妙的歌聲為台灣唱出「自己的歌」,成為台灣文藝珍貴的資產。

      語文運動系譜

      1922年《台灣青年》第4卷1號登載陳端明所作「日用文鼓吹論」,是台灣第一篇提倡白話文的「文獻」,這篇文章原載於 1921年12月15日發行的「台灣青年」3卷6號,因被禁止發行,乃於36日後再予重刊。1923年10月文協決議普及蔡培火所推動的教會羅馬字,編纂發行羅馬字圖書,1929年蔡培火創立「台灣白話字研究會」,在台南市武廟等地舉辦三期「羅馬白話字講習會」,推廣易學易懂的羅馬白話字。

      而1885年開始發行的《台灣府城教會報》,在新文學運動開始之後,不少創作、改編、翻譯作品陸續刊登,如鄭溪泮的〈出死線〉、賴仁聲的《可愛的仇人》等,可見文學新興氣象蓬勃。

      勞動的藝術,文學的發聲

      社會會壞到這地步,就是因為有你們這些食米蟲啊!他詛咒起現社會,有的有到食、穿、住、而外,還有餘裕逍遙暢樂過日,無的終日沒半碗粥湯喝,還要送生命...朱峰,〈失業〉

      文協在全島舉辦各樣的教育活動,其中最重要的幾個議題,皆由台南青年首先發難,例如關心習俗的改良、強調社會主義的左翼運動者所成立的「赤道報社」,發行《赤道報》、《洪水報》、《反普特刊》。

      這些運動中,新劇作為表現方式最為出色,1927年3月,台南與安平青年組成的劇團,於當時市中心的南座,公演文化劇《戀愛之勝利》、《非自由之自由》、《薄命之花》、《憨大老》,演劇過程穿插奏樂和獨唱,盧丙丁、莊松林即是活躍於新劇者,前者參與演出,後者創作劇本。而新劇內容多諷刺傳統封建教條,歌頌自由戀愛與人權平等。

      而舉椽之筆,揭穿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面目的文學作品,出生在台南的楊逵極具關鍵,小說《送報伕》獲得入選日本東京「文學評論」第二獎(第一獎從缺)。這是台籍作家首次進軍日本文壇,但該書在台灣遭禁。此外如〈無醫村〉、〈鵝媽媽出嫁〉等作品,將勞動與資本等社會階級所造成的不公義,表露無遺。

      文學社團

      在此時,支部的成立,不單只是聯盟機構的擴張強化,我們也將本於我們鮮明的本土意識,開拓前行,在我們的鹽分地帶,意氣風發地種下瘦小的文學之花,並且我們深信它必將結成果實。——〈台灣文藝聯盟佳里之部成立宣言〉

      無論是古典漢文人,還是新知識分子,都習慣於集合同好者組成文學社團,發行刊物,實踐理想。從台南地區最早的文人結社開始,漢文學古典詩社成為文人的活動舞台,而新文學興起後,1923年的蔡培火成立的「台灣白話文研究會」、黃欣等人組織的「文化劇團」後來拓展為「台南共勵會」、1926年王受祿、韓石泉等人的「台南文化劇團」,以及具有組織性的新文學社團─1933年由楊熾昌、林修二等人成立的「風車詩社」,是提倡前衛思想、超現實主義創作的文學社團。而1930年由「南社」及「春鶯吟社」創辦的「三六九小報社」成為通俗文學關鍵性的代表。此外尚有1935年由吳新榮、郭水潭、王登山等人成立的「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」;1936年由趙櫪馬、莊松林等人成立的「台南藝術俱樂部」,以及同年成立的「台灣新文學台南支社」等,這些都是自台南出發為台灣文學奠定近代文化的意義。

      1945年之後,台灣文學何去何從的焦慮非常普遍,到了1970年代美麗島事件之後,一個新的、民主自由之聲的浪潮下,以文學介入社會的精神再起,「鹽分地帶文學營」即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興起,1979年在黃勁連、杜文靖、林佛兒、羊子喬等人的奔走下,文藝營在台南的南鯤鯓代天府舉行第一屆,鹽分地帶的老作家林清文、林芳年、徐清吉、郭水潭等人再度聚集,結合了新世代的作家,共同開闢了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先聲,開設的文學專題,其中台語文學的發展及語文運動、文學介入社會關懷如二二八事件相關文學等,在在都顯示了新一代的「鹽分地帶」繼承其中的寫實文學傳統。

      以文學集體性彰顯台灣精神的文人,接而成立的「海翁台語文學營」、「榮後台灣詩人獎」等,持續在台南,乃至全台灣,開創新局,為台灣文學史刻畫深刻的記憶。


    更多
時局下的文學堅持
    • 台南,在17世紀是開台的首要之都,歷經4個世紀,首都成為古都。隨著台灣的發展變化,台南始終在文化上有著足夠的力量,無論時局如何變化,在19世紀進入現代化的台灣,直到現今仍有許多痕跡可證。在地理與人文上,台南匯集了傳統士紳與現代化知識份子的能量,無論政權如何轉變,台南永遠擁有再生、蓬勃的可能,而作家也就一字一句、一步一腳印地積累出美好的文學見證。

      我已習慣了現在台南的風貌與氣息。我已看不見台南有異國的情趣。我也成為混雜在平凡市井小民中的一人,走在台南的街道上。而台南會成為我小小的歷史書頁中之一頁。龍瑛宗,〈給一位女人的書信.第二封關於台北與台南〉

      1945年之後,從日治跨越到戰後的作家,默默地的為台南積累文學資產,轉換語言的困難與尷尬,作家們彼此相挺,堅守發表的園地,例如龍瑛宗雖然僅有短短數月在台南主持「中華日報.日文文藝欄」,卻幫助了習慣於日語創作的作家,適應新的時代來臨,葉石濤即是在此時接受磨鍊的機會,開始嘗試中文創作。隨後的王育德、黃昆彬、蘇新、邱永漢等人,以文學書寫台灣歷史;而1949年之後,遷台作家移住台南或過境台南者,所創發的作品今已成為台南文學的一部份,譬如紀剛、趙雲、馬森等人。同時期,也有自日治走向戰後,轉化為文化考察者如吳新榮等人,致力台灣文史工作。這些來自不同時空的作家們,在生存奮鬥史中,為台南建立了豐美的新文學傳統。


   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