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
文學現代性-世界同步走
字級:

文化啟蒙運動

風起雲湧的1920年代,結束武力抗爭的台灣社會,尋找進步力量的知識分子,以新文化運動作為抵日手段。台灣文學同時產生變化,古典漢文學面臨挑戰,對於書寫文字、類型與創作媒材,都有精彩的論辯,這是生氣蓬勃的台灣新文學運動。

在台灣本土,1920年10月17日台灣文化協會(以下簡稱文協)成立,在此之前已有具政治社會屬性的團體,批判日本台灣總督府不公義的政策。他們創辦報刊,從1920年在日本東京創刊的《台灣青年》到1941年《台灣新民報》停刊,許多重要的文學作品,透過這些刊物發表,累積了重要且精彩的文學資產。在這些成員中,不乏具有社會經濟背景的作者,1922年,陳逢源即在《台灣》3卷8號發表日文隨筆〈台南公園の池畔に立ちて〉,是台灣新文學啟蒙期頗為重要之作。

1945年8月戰爭結束以後,面臨語言轉化的作家,依然持續創作,他們大多出生於1920年代,成長於殘酷的戰爭時期,當中有人一輩子住在台南,有人稍後隨國民政府來台從此定居,在台南留下重要的作品及事蹟,更有人的文學養成之路在台南,走往他鄉的時候,永遠記得故鄉的紅磚與城門。

文學的樂章

在殖民的地土上,聽生命在唱歌。以文化作為台灣精神振興運動的文化協會,除了各地演講,也用音樂、電影、戲劇,寫下動人的篇章。當時有加入時下唱片公司如古倫美亞、博友樂、泰平等創作歌曲者,台南青年如黃金火、趙櫪馬(趙啟明)、蔡德音等人。而盧丙丁與林氏好伉儷,更是有名的夫妻檔。盧丙丁創作〈織女〉、〈月下搖船〉、〈紗窗內〉等歌曲,由林氏好演唱,用美妙的歌聲為台灣唱出「自己的歌」,成為台灣文藝珍貴的資產。

語文運動系譜

1922年《台灣青年》第4卷1號登載陳端明所作「日用文鼓吹論」,是台灣第一篇提倡白話文的「文獻」,這篇文章原載於 1921年12月15日發行的「台灣青年」3卷6號,因被禁止發行,乃於36日後再予重刊。1923年10月文協決議普及蔡培火所推動的教會羅馬字,編纂發行羅馬字圖書,1929年蔡培火創立「台灣白話字研究會」,在台南市武廟等地舉辦三期「羅馬白話字講習會」,推廣易學易懂的羅馬白話字。

而1885年開始發行的《台灣府城教會報》,在新文學運動開始之後,不少創作、改編、翻譯作品陸續刊登,如鄭溪泮的〈出死線〉、賴仁聲的《可愛的仇人》等,可見文學新興氣象蓬勃。

勞動的藝術,文學的發聲

社會會壞到這地步,就是因為有你們這些食米蟲啊!他詛咒起現社會,有的有到食、穿、住、而外,還有餘裕逍遙暢樂過日,無的終日沒半碗粥湯喝,還要送生命...朱峰,〈失業〉

文協在全島舉辦各樣的教育活動,其中最重要的幾個議題,皆由台南青年首先發難,例如關心習俗的改良、強調社會主義的左翼運動者所成立的「赤道報社」,發行《赤道報》、《洪水報》、《反普特刊》。

這些運動中,新劇作為表現方式最為出色,1927年3月,台南與安平青年組成的劇團,於當時市中心的南座,公演文化劇《戀愛之勝利》、《非自由之自由》、《薄命之花》、《憨大老》,演劇過程穿插奏樂和獨唱,盧丙丁、莊松林即是活躍於新劇者,前者參與演出,後者創作劇本。而新劇內容多諷刺傳統封建教條,歌頌自由戀愛與人權平等。

而舉椽之筆,揭穿資本主義與帝國主義面目的文學作品,出生在台南的楊逵極具關鍵,小說《送報伕》獲得入選日本東京「文學評論」第二獎(第一獎從缺)。這是台籍作家首次進軍日本文壇,但該書在台灣遭禁。此外如〈無醫村〉、〈鵝媽媽出嫁〉等作品,將勞動與資本等社會階級所造成的不公義,表露無遺。

文學社團

在此時,支部的成立,不單只是聯盟機構的擴張強化,我們也將本於我們鮮明的本土意識,開拓前行,在我們的鹽分地帶,意氣風發地種下瘦小的文學之花,並且我們深信它必將結成果實。——〈台灣文藝聯盟佳里之部成立宣言〉

無論是古典漢文人,還是新知識分子,都習慣於集合同好者組成文學社團,發行刊物,實踐理想。從台南地區最早的文人結社開始,漢文學古典詩社成為文人的活動舞台,而新文學興起後,1923年的蔡培火成立的「台灣白話文研究會」、黃欣等人組織的「文化劇團」後來拓展為「台南共勵會」、1926年王受祿、韓石泉等人的「台南文化劇團」,以及具有組織性的新文學社團─1933年由楊熾昌、林修二等人成立的「風車詩社」,是提倡前衛思想、超現實主義創作的文學社團。而1930年由「南社」及「春鶯吟社」創辦的「三六九小報社」成為通俗文學關鍵性的代表。此外尚有1935年由吳新榮、郭水潭、王登山等人成立的「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」;1936年由趙櫪馬、莊松林等人成立的「台南藝術俱樂部」,以及同年成立的「台灣新文學台南支社」等,這些都是自台南出發為台灣文學奠定近代文化的意義。

1945年之後,台灣文學何去何從的焦慮非常普遍,到了1970年代美麗島事件之後,一個新的、民主自由之聲的浪潮下,以文學介入社會的精神再起,「鹽分地帶文學營」即是在這樣的氛圍下興起,1979年在黃勁連、杜文靖、林佛兒、羊子喬等人的奔走下,文藝營在台南的南鯤鯓代天府舉行第一屆,鹽分地帶的老作家林清文、林芳年、徐清吉、郭水潭等人再度聚集,結合了新世代的作家,共同開闢了戰後台灣文學研究的先聲,開設的文學專題,其中台語文學的發展及語文運動、文學介入社會關懷如二二八事件相關文學等,在在都顯示了新一代的「鹽分地帶」繼承其中的寫實文學傳統。

以文學集體性彰顯台灣精神的文人,接而成立的「海翁台語文學營」、「榮後台灣詩人獎」等,持續在台南,乃至全台灣,開創新局,為台灣文學史刻畫深刻的記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