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

流寓的鄉愁-在地與家園
字級:

1661年鄭成功登陸鹿耳門,改赤崁地方為東都明京,建府置縣,同時開啟大規模移民潮,這些避亂人士,為台灣帶來了許多詩作,包含眷懷故國、憑弔河山、壯士斷腕,抒情之感、酬唱之作等成為台灣古典詩的另一項特色。

開闢荊榛逐荷夷,十年始克復先基;田橫尚有三千客,茹苦間關不忍離。
鄭成功,〈復台〉
艱辛避海外,總為幾莖髮。於今事已畢,祖宗應容納。
朱術桂,〈絕命詞〉

關於反清復明之大業,戰爭時局下的辛酸血淚,明鄭時期不少作品充滿此類情懷,從鄭成功的〈復台〉、鄭經的《東壁樓集》至朱術桂寧靖王的〈絕命詞〉,流寓之情、敗戰之苦、殉國之義,在詩人詩句中表露無遺。

民氣經秋靜,風光入野閒。錦鞍牛共馬。隊仗役兼蠻。蔗葉青連海,稻花香過山。三農逢樂歲,辛苦念孤鰥。
孫元衡,〈陪憲副王公、總戎張公、偕諸僚友往觀禾稼,歸途集讌海會寺,抵暮而返〉

自康熙到光緒,約有數十名文人宦遊東渡來台。與台南有地緣關係的有孫元衡、郁永河、黃叔璥、張湄、六十七、錢琦、劉家謀等人。在許多詩作中可看出他們以什麼樣的視角看待台灣?如何描寫這塊「新附地」?漢文化如何在台發展?離鄉人士的心情與想法如何?孫元衡任官期間關心民生,伸張不義,詩作結集為《赤嵌集》,堪稱流寓者之佳作。